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39篇
  免费   2383篇
  国内免费   2423篇
林业   4101篇
农学   2969篇
基础科学   2122篇
  6039篇
综合类   18600篇
农作物   1294篇
水产渔业   1622篇
畜牧兽医   3948篇
园艺   921篇
植物保护   2429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602篇
  2022年   908篇
  2021年   1017篇
  2020年   1078篇
  2019年   1193篇
  2018年   749篇
  2017年   1299篇
  2016年   1666篇
  2015年   1484篇
  2014年   2008篇
  2013年   1987篇
  2012年   3120篇
  2011年   3083篇
  2010年   2523篇
  2009年   2621篇
  2008年   2449篇
  2007年   2740篇
  2006年   2393篇
  2005年   2030篇
  2004年   1478篇
  2003年   1142篇
  2002年   965篇
  2001年   826篇
  2000年   691篇
  1999年   519篇
  1998年   431篇
  1997年   407篇
  1996年   368篇
  1995年   367篇
  1994年   397篇
  1993年   277篇
  1992年   243篇
  1991年   195篇
  1990年   179篇
  1989年   175篇
  1988年   106篇
  1987年   89篇
  1986年   53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4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6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安徽省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充分利用秸秆养分资源对于农田养分投入的合理分配具有重要意义。评估全省主要农作物秸秆还田当季有效养分替代化肥潜力,可为安徽省减肥增效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安徽种植面积较大的主要农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大豆、花生和油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安徽省统计数据和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对2017年安徽省主要农作物秸秆数量、秸秆还田率以及还田当季养分利用率进行估算,明晰了全省化肥减施潜力。结果表明:2017年安徽省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为4 699.9万t,秸秆资源分布上呈北部和中部较多、南部最少的特征。秸秆养分资源总量为124.8万t,N、P_2O_5和K_2O分别为38.1万t、11.4万t和75.3万t,分别占全省主要农作物养分需求的40.1%、32.1%和68.9%。理论上,秸秆全量还田,且养分充分利用的情况下,秸秆养分替代化肥潜力大。但秸秆养分N、P_2O_5和K_2O当季利用率分别为38.9%、52.3%和69.9%,实际秸秆N、P_2O_5和K_2O养分还田量仅占主要农作物养分需求的15.6%、16.8%和48.2%,分别占农田养分总投入量的8.6%、6.4%和41.4%。通过秸秆还田,全省可减施化肥63.3万t,减施比例为19.8%, N、P_2O_5和K_2O减施比例分别为11.4%、17.2%、40.7%。进一步提高秸秆还田率和当季养分释放率,是推进全省化肥减施增效的有利手段。  相似文献   
72.
以宜香优2115为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设小麦或油菜秸秆全量翻埋还田(M_1)和秸秆不还田对照(M_0);副区设4个氮肥管理,不施氮(N_0),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氮肥施用比例为10∶0∶0∶0(N_1),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氮肥施用比例为3∶3∶2∶2(N_2),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氮肥施用比例为2∶2∶3∶3(N_3),研究秸秆还田和氮肥管理对直播稻的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麦–稻或油–稻轮作下,氮肥管理对直播稻主要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积累、光合特性及产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调控效应,秸秆还田显著影响水稻拔节期、齐穗期的叶面积指数(LAI)及群体干物质积累,同时油–稻轮作下其调控效应高于麦–稻轮作模式。秸秆不还田时,配合N_3施肥方式,可有效提高直播稻结实期剑叶净光合速率、SPAD值和叶面积指数,延缓叶片衰老,且在拔节期至成熟期间保持较高的群体生长率,干物质积累优势明显;秸秆还田下,配以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氮肥施用比例为3∶3∶2∶2的管理模式,麦茬或油茬直播稻群体构建合理,结实期剑叶光合能力强,有效穗、每穗粒数较多,表现高产,产量最高可达10 090、10 693 kg/hm~2。综合分析,麦–稻或油–稻轮作下秸秆还田,配合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氮肥施用比例为3∶3∶2∶2的氮肥管理模式,能实现直播稻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73.
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研究1989—2018年来土壤食物网研究领域的热点内容,概括土壤食物网的研究脉络及国际土壤食物网未来的研究方向。结果显示:土壤生物多样性、食物网的碳氮循环功能及管理方式对土壤食物网结构的干扰是现在研究热点,而土壤食物网功能多样性、系统稳定性、及土壤食物网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则是新兴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4.
中国稻田生态系统服务净价值评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使用当量因子法和数量模型核算了2007—2016年中国稻田生态系统服务净价值。结果显示:1)2016年中国稻田生态系统提供服务价值为1.344×10~(12)元,服务成本为0.144×10~(12)元,服务净价值为1.2×10~(12)元,平均生态服务净价值为3 977元/hm~2;2)2007—2016年,中国稻田生态系统服务净价值总体呈上升趋势,中东部地区稻田生态系统服务净价值较高,西北地区较低;3)稻田受化肥和农药污染较严重的省份为安徽。研究结论为制定精准的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了可靠的参考数据。各省应响应"农业节肥节药"政策,参照稻田生态成本比例有针对性地进行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75.
为解析适宜华北种植的薏苡优良品种的产量构成,以薏苡早熟高产新品种‘太空I号’为研究对象,通过分蘖数、穗着粒数等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及‘太空I号’最佳施肥配方,解析薏苡高产构成。结果表明:1)相关分析显示,株高、总节数、单株穗数和分蘖数与薏苡高产最相关;2)通径分析显示,单株穗数、分蘖数和穗着粒数对薏苡高产的贡献最高;3)主成分分析显示,‘太空I号’的高产构成主要由单株穗数多、分蘖数多、穗着粒数和百粒重适中组成;4)最适于‘太空I号’的施肥配方为氮肥15kg/667 m~2、磷肥50kg/667m~2和钾肥20kg/667m~2,在北京地区的单产可达280kg/667m~2以上。综上所述,‘太空I号’单株穗数多、分蘖数多、穗着粒数和百粒重适中、早熟高产,是适合中国华北种植的优良薏苡品种。  相似文献   
76.
基于健康差异视角,利用福建省农村老年人住院服务利用调研数据,采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认知能力3个指标来评定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法将农村老人的健康状况分为3个等级,然后再运用两部模型重点考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机制对不同健康水平农村老人住院服务利用的影响及差异。结果表明:乡级医疗机构的报销补偿对农村老人就医选择的影响不存在健康差异,但是高级别医院的报销补偿与补偿封顶线对健康较差的老人的影响更大。另外,新农合补偿机制中乡级医院报销比例与补偿封顶线的提高对老人住院支出有显著影响,且乡级医疗机构报销倾斜对所有健康等级老人的住院医疗支出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7.
本文主要根据作者自身工作经验,从抗体检测技术原理,基层常用的抗原抗体反应实验,以及抗体检测技术在指导畜牧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等方面进行阐述,说明了抗体检测技术在制定免疫程序、疾病诊断、疫苗评估及免疫效果评价等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8.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衡量实效的“标尺器”、提升质量的“助推剂”和话语转换的“凭证书”,其归根到底是思想政治教育供求平衡的产物。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不平衡不充分同大学生需求之间矛盾减削获得感,思想政治教育供给要在把握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行化人的维度基础上,力求内容既高大上又接地气、形式既含温度又设尺度、氛围既横向搭又纵向建,实现优质供给与需求恰好适配,直接精准提升获得感。  相似文献   
79.
在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办学体制机制下,教工党员先锋作用的发挥对改革至关重要。本文以朋朋宠物科技学院为例,从教工党员先锋作用发挥的模式创建、具体途径和举措、改革的成效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80.
中国特色社主义理论自信是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来源于理论本身的科学性、开放性,同时来源于中国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坚定理论自信有助于中国梦的实现,有利于彰显中国特色,有利于四个全面的实施。只有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改革、进行创新,构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才能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